日本核废水不排有什么坏处
在日本,很多民众至今都难以忘记含有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对他们的伤害。上世纪50年代,日本熊本县曾经暴发过一次震惊世界的“水俣病”环境公害事件,患者因为脑中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手足麻痹,重者神经失常甚至死亡,当地畸形婴儿出生率也有所升高。经3年调查,确定罪魁祸首是当地氮肥工厂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剧毒甲基汞。
水俣病是指人或其他动物食用了含有机水银污染的鱼贝类,使有机水银侵入脑神经细胞而引起的一种综合性疾病,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公害病之一。“水俣病”于1953年首先在日本九州熊本县水俣镇发生,当时由于病因不明,故称之为水俣病。
23年9月3号日本核污水还在排放吗
根据最新的数据和报道,核污水的排放目前尚未完全停止。尽管有一些措施被采取来减少排放量,如过滤和处理核污水,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些人担心核污水的排放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国际社会需要继续关注和监测核污水排放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安全和可持续的处理方式。
天涯预测日本核污水排海时间
根据目前的情况和预测,日本核污水排海的时间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发生。然而,具体的时间表尚不确定,因为这涉及到政府的决策、技术准备和国际社会的反应。
日本政府已经表示他们计划在2022年开始排放核污水,但由于国内外的反对声音和环境影响的担忧,这一计划可能会受到延迟或修改。无论何时排放核污水,这都是一个敏感和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来确保最佳的环境保护和公众安全。
日本已经开始把核废水排入大海了吗
谢邀,这几天好多关于日本福岛核废水相关的问题,目前日本还没有将核废水排入大海,日本福岛核废水事件脉络如下:
1、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北太平洋地区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强大的地震引发了海啸。在地震发生时核反应堆已经实现了停堆。
核反应堆停运后反应堆仍释放约1%-2%功率运行时的热量,这部分热量被称为反应堆余热,停堆后反应堆余热是不容易忽视的,设计上用余热导出系统来冷却。
受海啸影响,余热导出系统用的电源被摧毁,反应堆余热不断加热堆芯内的水,水温升高后,反应堆内的锆与水反应产生了氢气,氢气随即发生了爆炸。
12日,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宣布,受地震影响,福岛第一核电厂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
科普小知识:日本福岛反应堆属于第一代反应堆,现在第三代反应堆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性能就是要突出非能动冷却系统的先进性,即冷却系统不需要电能,就能导出反应堆内的余热,从而保证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完整性,极端条件下也不会发生放射性物质外泄。
2、2011年3月16日
日本政府下令向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内注海水,目的是冷却反应堆,防止熔穿底板进入地下水,就像家里防止烧水壶干烧后烧穿水壶底部,向烧水里添水一个道理。
由于日本使用的是最原始的沸水堆型,而且反应堆压力容器已经破裂,干净的海水喷淋至堆芯冷却后,就变成了含有放射性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