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神榜:哪吒重生”票房惨淡,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1 没排片
2 宣传严重不足
3 不搞笑,追光不改变这点,难有出头之日,技术一流有何用,现在观众就喜欢喜剧片。。哪吒能爆不是因为什么我命由我定让大家产生共鸣,主因就是笑点密集。。
纯粹是排片少的问题,春节期间一天一个影院才一场,票房怎么会高。我春节几部都看过了,哪吒重生是最好看的一部。而且这部哪吒突破了哪吒本身的俗套,在现代开启了新的故事,这就是创新!中国的神话不能固步自封,就像漫威,旧的角色讲新的故事才会充满期待!
排片少,春节大片多。刚看完,画面超棒,迪士尼级别的画质,剧情工业时代重金属背景,挺不错,结合现代感觉很棒,毕竟是动画片,剧情不太深,小孩看了有点难懂,成人觉得略显简单,比起前一部笑料不足,但是明显已经感觉构造出了中国的漫威氛围和框架,值得鼓励。
春节特地去看了这部电影,总体感觉:用塞伯朋克风重新诠释封神榜,挺有创意的;画风也不错,从片尾看也有构建一个新封神宇宙的野心。但最终票房居然比熊出没相去甚远,的确可以说到说到。个人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封神题材的审美疲劳。自从魔童降世火了以后,各类封神题材一拥而上,前有姜子牙,后有封神三部曲。其中姜子牙打着魔童姐妹篇的幌子忽悠了一把观众,本身质量也不行,让观众对封神相关题材产生了戒备心。
2,塞伯朋克风的大众接受度不高。虽然类似天空之城之类的朋克风电影获得了成功,但毕竟是先在国外获得成功的,而且前提是塞伯朋克风在欧美日的接受度原本就很高,在国内,朋克风还是小众。就我个人而言,我对本片敢于在国内首次探索朋克风还是赞赏的。
3、剧情主线太弱。本剧的主要矛盾基本照搬了封神中的设定,基本没有任何悬念。人物塑造也比较呆板且符号化,没有魔童中哪吒和太乙真人那么鲜明的现实映射。整个剧情完全利用圣斗士小强般的热血风来推动。而热血漫画的受众很窄的。
自然排片太少,没有ip积累等也是重要原因。我从观众的角度,觉得这个系列从世界观设定倒动漫风格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希望这个系列今后可以越做越好,为国漫争光。
《哪吒重生》相较《哪吒魔童降世》感觉反差太大了,问题在哪?感觉问题出在影片从中国文化的频道一下子就换到了西式文化频道。杀马特和赛伯朋克风格再有种都觉得有点怪。哪吒当然要讲中国式的故事。好莱坞式的形式主义自己都差不多走向穷途末路,想用它来托起哪吒的形象是不可能的。虽然个人认为电影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它的视觉效果是用心的,包括人物领口在风中飘动的细节都沒有打折扣,故事的逻辑也说得过去。但影片的问题主要是对“东土文化”的阐释能力不准确,且与《魔童降世》几乎没有关联。相信这正是中国电影在探索中的代价。个人对中国电影很有信心。
挂羊头卖狗肉,完全是另起炉灶,这完全和哪吒一点关系都没有故事!但就算是另起炉灶,故事情节也落入俗套,这完全就是玄幻小说的主角升级打怪兽!小朋友看不懂,成年人看着很无聊…最重要的是哪吒谈恋爱了…看得让人昏昏欲睡的…让我评分的话,我给5.8
哪吒票房已到37.6亿,更传出要延长上映时间一个月,猜猜票房能达到多少亿
哪吒之魔童降世于7月26日在全国上映,上映二十天,票房达到了37亿,目前位列中国影史第四位,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也再次印证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崛起,从大圣归来,到哪吒之魔童降世,足以说明一切。
8月16日,官宣该片全国延期上映至9月26日,应该说是市场的需求,也是对良心之作,工匠精神的一次正面的回应。
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口碑与其剧情相似,导演名不见经传,哪吒形象丑爆了,剧情巅覆等,然而随着点映口碑逆转及上映口碑大涨,票房也一路攀升,成功的逆袭。
该片的成功,莫过于剧情逆袭及台词的锤炼,直抵人心。人选择不了环境,芸芸众生,官二代、富二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大部分人都是䓍根出生,世道艰难,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确实,环境如此,想改变,何其难。但是很多人依然选择了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即使拼得头破血流也再所不惜。然而剧中的很多台词都直抵人心,其中我命由我不由天,让人产生了共鸣,让人热血沸腾,同时也说出了草根阶层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陈胜吴广为什么会被推崇至今,就是因为他说了,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关于哪吒之魔童降世最终票房,估计会突破50亿。其一,该片不仅仅是良心剧,更是一种现象级的影片,如果现在有人问看过哪吒没有,如果说没有的话,肯定会让人觉得不时尚,不懂得热点,这就是现象。其二,中国人历来有跟风之习,大家都说好,那肯定是好的,如果身边人都看过这部片子,自己没看过,不是孤陋寡闻吗?其三,央视点评哪吒,不靠宣传靠口碑,观众越来越理智。这无疑是为该片造势,同时也是对近年来打着电影名号,却大行圈钱之道的不良之作的批判。
即有精良的制作,又有官媒助阵,更有大众口碑,该片必将载入影史。
感谢邀请,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前看过一次。是一部很好看的动画片,太乙真人一口川普笑料十足,李靖夫妇爱子情深惹人泪目。每个镜头都看得出背后工作人员的努力和用心,一部优秀的动画片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幕后团队。现在票房已经接近40亿,今天看到又延长一个月猜测票房应该在45-50亿之间。
一开始估算的时候已经到了44.5亿左右,目前按照推迟一个月的时间看,再有5-10亿问题肯定不大,我感觉我看的是删减版里面的剧情有点连不住,故事情节一般,也没有很突出的地方,我都觉得太白金星变主角的节奏。
哪吒票房多少亿
《哪吒之魔童降世》该片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讲述了哪吒虽“生而为魔”却“逆天而行斗到底”的成长经历的故事。该片于2019年7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最终票房破50亿。《哪吒重生》是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上映,截止目前破3亿。
哪吒总票房
破50亿【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突破50亿,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位】12月28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总票房成功突破50亿,成为继《战狼2》之后中国电影市场第二部单片突破50亿票房的电影,位列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位。
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49.7亿,为什么票房会那么高
我觉得应该是电影的中心和主题触动了大家。全影片想要表达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人就应该不屈服于命运,相信人定胜天。哪吒身为魔丸转世,仍然可以改变被人厌弃命运,拯救苍生。实现自己的梦想,被大家所认可。影片想要告诉我们不管前路有多艰险,但是自己的命运由自己来主宰。
这是一部颇具创新精神的动画电影。它的创新是“由外而内”全盘贯彻的。“外”指的是“形象”。影片中的哪吒画着烟熏妆,一脸邪笑,双手插裤袋,到处恶作剧。嘴里还念念有词:“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像个妖气十足的恶童。太乙真人,也不再是仙风道骨的智者,而是一个整日骑着猪、操一口川普的油腻中年男。龙王三太子敖丙,也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白衣飘飘的翩翩少年。这些对形象的改编,可谓大胆。
对内,我们看到哪吒在被两种命运左右着:一种是“天命”,一种是“人命”。具体说,“魔丸附体”就是天命,“众人成见”就是人命。而他要做的,是如何反抗这两种命运,最终活出“我命”。正如影片最后的字幕所写:“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以及父亲告诉哪吒的那句话:“你是谁,由你自己说了算。”这就是《哪吒之魔童降世》想要告诉我们的。
我认为有以下这么几点:
(1)特效十分精彩,如果不论剧情的话,国产动画从《大鱼海棠》开始到《大圣归来》再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在画面精美度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特效也在做得越来越好。电影中乾坤图的设计,中间哪吒追逐妖怪的打斗还有最后抵抗天劫的燃斗,在特效和渲染方面确实已经做得相当不错。
(2)是剧情改编很棒,符合人们现在的价值观追求。众所周知,在之前的神话故事中,哪吒是少年英雄,敖丙是龙王的三太子,申公豹很坏,让人恨得咬牙切齿。而在这部动画中,哪吒成为了魔童,敖丙则是人人厌恶的妖怪,而申公豹的坏也有些让人心疼,他们都是因为“人的偏见”而如此。不过他们都不认命,哪吒身为魔童也想做英雄,虽然中途他成魔过,但最后他还是保护了陈塘关所有的人民,人民对他也深深感激,偏见也不见了。而敖丙则放弃了自己的使命,他选择了跟哪吒一起同生共死,不认命。在之前的神话故事中,哪吒和敖丙可是死对头,而现在则成为了朋友,剧情由敌人变朋友,再加上“人心中的偏见”为主题思想,让这部动画既有了创新,也从侧面告诉了大家一层哲理,我们不应该带有色眼镜去看任何人,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3)台词和整个电影的情感进程把握的十分精准,让人们产生共鸣,并且跟着电影进程,心情不断变化。
其实《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高的原因有很多,在这里只说感受比较深的几点,好电影值得我们去等待去支持,相信国漫可以做得越来越好!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片,我们一家看了两遍,先是普通 三D版,后来又看了一个IMAX版本的,可以说是看得非常过瘾。至于它票房怎么这么高,很简单,现在好的适合小孩子看的电影非常少,如果有,那一定是全家出动,一起陪孩子看。那无形之中,就带动了票房。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点,就是恰逢暑假,孩子们正好有时间。
这都是题外话,关键还是电影本身的质量绝对够硬,值得大家的观影啊!
首先,就是在情节上。
这本来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老故事,哪吒的形象也是大家非常了解的,现在把这个形象给予了新的感觉,哪吒画着烟熏妆,大大咧咧,而李大人和殷夫人,也一反以前的冷面特点,变得温情可爱,是现在特有的慈父慈母的形象。以前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这种残忍的情节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相互之间的谅解和情义。一家人都为了哪吒而耗尽心血。这是非常感人的。
其次,就是在各种形象上的颠覆。
尤其是哪吒的师父,太乙真人,变成一个萌萌哒的胖子形象,还操着一口川普,这确实非常让人感觉到有趣和可爱。还有申公豹变成一个结巴,龙王太子变成了一个玉树临风潇洒可爱的形象,这些都让人感觉到可信。
再就是,情的真,情的感人。
这里面,父子情,母子情,朋友情,以及和乡亲们的感情都演绎得非常真实。尤其是那些乡亲们,以前个顶个地牢骚满腹,恨不得把哪吒活吃了。后来,又在哪吒的感化下,全体下跪。表达这份情感。
最后,当然是各种警句的应用了。
比如,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山”等等,特别容易联系到实际生活中,让人感觉到无限唏嘘啊!
所以,我们喜欢看哪吒,票房超高也是非常正常的呀!
我觉得哪吒的动画形象幽默风趣,带点口音,非常具有中国特色,是深受中国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电影故事剧情不托踏,观看没有厌倦的时刻,分分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没有多余的交待。动画效果也很好,总之国产动画越做越越好
起初并没有太关注这部国漫,让我走进电影院的是朋友圈以及身边朋友的一致夸赞。后来再看各路影评,原来争议还是有的,褒贬不一。批评的声音大多在笑点低俗、剧情脱离传统神话故事核心以及漫画人物形象差异等。但该片上映以来票房已破49亿!在我看来它是今年夏天暑期档的票房黑马,完全超出预期的惊喜。
我认为《哪吒之魔童转世》是真正让中国神话动漫与时俱进的代表之作。如饺子导演自己所说,他想做一部“打破成见”的动画。这或许是大多争议的由来。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神话里的神仙就应该仙风道骨的样子。
而这部哪吒的形象史无前例,活脱脱一个“魔童”形象。在传说中哪吒生性顽劣嚣张跋扈,年少便大闹龙宫抽龙筋。而这部作品给哪吒的天性加了一个前提,他是“魔珠”的转世,他一身的超强本领和难以控制的戾气都来自魔珠,而仅是孩童之身的哪吒并不能自控。更妙的是我在哪吒身上看到了很多人性和成长,被排斥成异族的孤独和极度渴望被认可的心。哪吒本性和大多孩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希望拥有朋友、父母的陪伴和大家的认可。哪吒的任性更像孩子吃不到糖,就会哭闹。而魔珠转世的哪吒只是不能控制自身的力量导致祸事的严重而不自知。神仙是什么呢?在多年修炼和劫数中参悟真理,飞升一定境界的存在。神仙之所以尊为神,就应该是经历了深刻的成长与劫数的。就如唐僧师徒为何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也是为了成长修炼。总体来说,我认为这部作品赋予“神”更多成长历程的意义能让观众更容易感同身受。添加了现代化元素和台词也能让观众观影更轻松开怀。是中国神话题材动漫与时俱进的一个好的典型。
哪吒还是每一个认为自己“别无选择”的普通人的礼物。饺子导演说的“打破成见”不仅仅是打破中国动漫之前的格局。饺子导演从医科铁饭碗到自学动画,初入行业时肯定难免碰壁。然而凭借《打,打个大西瓜》证明了自己,自此也敲开了更多机会的大门。
再到今天《哪吒之魔童转世》收获无数认可和掌声。他也拍出了自己的心路历程。电影里那句热血的台词:“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哪吒自出生就背负了必死的天命和周遭的排挤和偏见。哪吒最后却直面命运拯救了父母和百姓,并感化敖丙一起扭转了结局。这是电影最搓人的点,我们每个普通人都有选择不了的原生家庭,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q会面对诸多问题和局限。哪吒是我们每一个人,即使最终要保护父母独自遭受天雷,也要生出三头六臂与天斗到最后。他的不认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不认命!
开始看方言笑点,很多形象在卖萌,觉得堆砌得有点多。但是随着剧情深入,不断解构哪吒,在得知李靖决定以命换命的时候开始哭…“我命由我不由天”,关于偏见和刻板印象,无论是魔丸哪吒,豹妖申公豹,还是龙族都是偏见和刻板,最后共同抗击天雷就相当于抗拒天命,我能成为谁只有我自己能说了算!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37亿,谁挣钱了?光线传媒吗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光线传媒出品的动画电影,由饺子(杨宇)执导兼编剧,吕艳婷、囧森瑟夫、瀚墨、陈浩等参与配音。
《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获得那么高的票房,已是中国动画电影票房第一位,中国电影票房榜第四位。显而易见高票房意味着高收益,这部电影火爆的背后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主出品方光线传媒。
由于《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火爆票房和高分的评价,从而也带动了光线传媒股票大涨8%。据悉光线传媒在这部电影的分成比例大约22%~27%,就目前票房来说,有可能为其带来近10亿的票房分成收入,从而扭转公司上半年亏损情况。
除了高额的票房之外,可以做哪吒手办,抱枕等周边产品为其带来不菲的收入。
如果把《哪吒》系列拍成类似漫威系列的电影,我相信只要在剧情,画面,细节等方面做足功夫,就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使其创造中国动画电影的NO1。
引用其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是谁只有我自己说了算”